首页 鸾归桐 下章
第三百二十七章 版本?
 冬⽇午后的光清浅冰寒,被窗棂分割成规规矩矩的一个又一个方格。

 郭圣通轻柔的声音漫散开来,落在田招娣耳边却如响雷滚过。

 为什么?

 她竟然问她为什么?

 她竟然好意思问她为什么?

 田招娣只觉得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问题,讥讽地低笑起来。

 “⾝居⾼位者都如此善忘吗?”

 郭圣通并不动怒,她徐徐站起⾝来踱步到田招娣跟前。

 “一件事情由不同的人说出来,会有不同的版本。

 先听听你的版本吧——”

 她话中意思似是田招娣受了蒙骗,听着的真相和实际有很大出⼊一般。

 这让田招娣无法忍受,她怒瞪了郭圣通一眼。

 在少女的咬牙切齿中,故事缓缓展开。

 她出生在广陵郡。

 那是帝国的最东边,已经临海。

 都说靠山吃山,靠⽔吃⽔。

 这话真是半点都没错。

 在中原极为难得的蚬子、鲍鱼、龙虾在广陵郡是很普通的吃食。

 人们喜好食物的本味,大多将其清蒸蘸酱油即食。

 而田招娣的⺟亲吃不惯这样的,哪怕嫁⼊田氏已经十多年了还是吃不惯。

 田氏是广陵郡的望族,人口多,规矩也大。

 没有各房单独用饭的道理,一⽇三餐都得聚在老祖⺟房里。

 ⺟亲作为儿媳,被一个孝字庒着吃不顺口也不能表现出来,只能勉強自己用几口。

 ⽗亲从前心疼⺟亲,让侍女在偏间支了茶炉做几口⺟亲爱吃的。

 被小婶婶闻见油烟味了,怪气地说给了老祖⺟听。

 “三嫂到底是中原贵女,和我们就是不一样。

 ⼊乡随俗了这么多年,也随不过来。”

 老祖⺟的脸立时就沉了下来。

 晚间用膳时,⺟亲刚一搁下碗筷回⾝要茶⽔漱口,老祖⺟就⽪笑⾁不笑地望向⺟亲:“吃了?”

 自田招娣懂事,就没见过老祖⺟给⺟亲什么好脸⾊。

 ⺟亲⾝形一滞,整个人都紧绷起来“用好了。”

 老祖⺟收回目光笑了笑,意有所指地道:”想吃什么就和厨房说,我们田氏家大业大,没有让儿媳吃不穿不暖的道理。”

 ⺟亲的脸一下就⽩了。

 ⽗亲急起来,想为⺟亲辩解。

 可⺟亲连连‮头摇‬,‮劲使‬拉着⽗亲。

 ⽗亲只得作罢。

 这天夜里,大伯⺟过来了。

 她一进门就拉过⺟亲的手,柔声细语地劝解道:“⺟亲规矩大你也不是第一天才知道,千万别往心里去。”

 ⺟亲连忙‮头摇‬:“是我做的不对。”

 大伯⺟満意起来,拍了拍⺟亲的手:“你说这么一大家子,又没分家单过。

 人人都吃小厨房,一天六顿,那像什么样子了?”

 ⽗亲终于忍不住了:“大嫂,以珍是中原来的,饮食习惯本就和我们不一样——”

 慈厚的大伯⺟一下变了脸:“三弟!这话你可别在⺟亲面前说。

 说句不该说的话,嫁,嫁狗还随狗呢!

 ⺟亲不⾼兴也是有道理的,人人都为了自己舒服不管规矩了,那还成何体统?”

 大伯⺟走后,⺟亲菗泣了半宿。

 她不敢大声哭,怕又叫人说嘴。

 ⽗亲气的不行,拖着瘸腿去要把偏间的茶炉砸了。

 ⺟亲顾不得哭了,忙下地抱住⽗亲:“别——

 你砸了茶炉,又该让她们说我一句话都说不得了。”

 小小的田招娣很不解,为什么四个媳妇中只有⺟亲如此受气?动辄得咎。

 不是说⺟亲是中原大姓的贵女们?

 为什么谁都能折辱⺟亲?

 她跑去问外祖⺟。

 外祖⺟说不出话来,只是沉默。

 沉默过后就是掩面而泣。

 田招娣见弄哭了外祖⺟,知道问了不该问的话,慌忙住了口。

 她再大一点后,从堂兄妹的鄙夷的眼神和窃窃私语中听着了答案。

 ⺟亲是中原大姓来的不错,可却是逃难来的。

 嫁进田氏时⺟亲一文钱的嫁妆都没有,是嫁的极不体面的。

 而祖⺟当时看中⺟亲出⾝好生的好,觉得瘸腿的⽗亲再找不着比⺟亲更好的了,还是出了一大笔彩礼娶回了⺟亲。

 人都说,得不着的才是最好的。

 这话用在⺟亲⾝上真是一点都没错。

 一旦成为田氏媳,⺟亲⾝上最后的光芒便散去了。

 和其余几个嫁妆丰厚娘家得力的媳妇对比,⺟亲简直一无是处。

 最让祖⺟不満意的是,⺟亲嫁进田氏几年都无所出。

 在祖⺟看来,娶⺟亲来就是为了给⽗亲留后。

 连后都不能留,要⺟亲有什么用?

 ⺟亲怀了她才终于保住了岌岌可危的田氏媳妇之位。

 却没想到,一朝分娩生下来的竟然是个女儿。

 祖⺟当时就冷哼一声,对端着汤急匆匆走进里的侍女说:“倒了!”

 ⽗亲皱眉:“⺟亲!”

 祖⺟提⾼了声音:“你喊什么——”

 产婆喜气洋洋地抱着她走出来,见着气氛僵冷忙止住脚步,讪讪笑了笑。

 ⽗亲抱过她来给祖⺟看:“您看看,这也是您的孙女啊。”

 祖⺟冷笑:“有什么好看的,将来嫁她还要出一大笔嫁妆。”

 祖⺟越想越生气,因此给她起名为招娣。

 可直到⺟亲上吊,⺟亲也没再生下一儿半女来。

 田招娣说到这长了一口气,她闭上眼,用手胡抹着脸。

 她对自己说,不能哭,不能在仇人跟前哭。

 她強着自己镇定下来,去回忆最让她绝望的那一幕。

 ⽗亲是爱⺟亲的,这一点田招娣深信不疑。

 否则⽗亲不会扛着祖⺟的庒力一直不纳妾,不会安慰⺟亲说男女都一样。

 可人是会变的。

 ⽗亲陪着⺟亲扛了十多年的庒力,终于也扛不住了。

 他纳了⺟亲房里的侍女。

 那是个才十五岁的少女。

 生的⽔嫰极了,脸上时时刻刻挂着笑。

 ⽗亲对⺟亲说他纳妾是为了减轻⺟亲的庒力,等这妾生下儿子来就送到⺟亲房里来养。

 他说这话时,眼神很飘忽。

 ⺟亲还相信⽗亲。

 可田招娣已经不信了。

 她哭着想留住⽗亲,可⽗亲甩开她的手天喜地地去当来新郞。

 之后整整一个月,⽗亲都没在⺟亲房里过夜。

 ⺟亲的黑眼圈越来越重,她迅速消瘦下去。

 田招娣想尽办法想让⺟亲⾼兴起来,可⺟亲始终⾼兴不起来,总是敷衍地一笑。

 ⺟亲的眼里再没有光彩了。

 田招娣去找⽗亲。

 她知道⽗亲能让⺟亲⾼兴起来。

 可⽗亲的妾倚在门上不肯让田招娣进去,田招娣气的狠了直接推了她一把。

 那妾立时倒地不起,嚎啕大哭起来。

 她的哭声终于引来了⽗亲。

 不等田招娣说话,那妾就捂着肚子一个劲喊道:“我的孩子,我的孩子…”

 ⽗亲望向田招娣的眼神立时写満了失望。

 当天,祖⺟派了人过去重重地训斥了田招娣,罚她归祠堂。

 ⺟亲知道后,流着泪跪在她旁边。

 她抱着田招娣哭:“都是⺟亲没用,才叫你这么受气。”

 哭到后来,⺟亲忍了十多年的怨气终于爆发了:“还大户人家,大户人家哪有宠妾灭的?

 即便她肚子里怀的是儿子又如何!

 那也越不过你这个嫡出长女!”

 ⺟亲一语成谶。

 那妾最后果真生下了儿子来。

 ⺟亲还记得⽗亲当初的诺言,她在孩子一落地就去抱孩子。

 可⽗亲翻脸不肯:“月英才生下孩子,接受不了⺟子分离,再等等。”

 他看⺟亲的目光那样陌生,仿佛⺟亲的提议多么‮忍残‬。

 ⺟亲愣在那,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
 田招娣拉走了⺟亲。

 ⺟亲哭的多了,早已经没有眼泪了。

 她对田招娣说:“男人都是靠不住的,凡事还是靠自己。

 这个道理我要是早懂就好了…”

 田招娣心下升起不详的预感来,她抱住⺟亲:“⺟亲,现在懂也不迟,不迟。”

 这‮夜一‬她不肯放⺟亲走,拉着⺟亲一起睡。

 秋九月正是一年中最舒服的时节,夜里不冷不热。

 可睡到半夜时,田招娣忽地惊醒过来。

 一道寒风从忘开的窗户吹来进来。

 她皱起眉来:明明关了窗户啊。

 要下雨了吗?

 夜风怎么这么冷?

 她糊糊地下了地关窗。

 等等——

 ⺟亲!

 ⺟亲不在榻上!

 她的脸一下⽩了。

 她心急如焚,四处窜地找着⺟亲。

 侍女们被她惊动,着眼睛看她:“怎么了?女公子?”

 “我⺟亲不见了。”

 侍女们啊了一声,却并不急切。

 “兴许夜里睡不着,起来走走,您别急。”

 她们都看的明⽩,知道⺟亲没有娘家依靠,现下又连丈夫的心都失去了。

 因此她们不再尊重⺟亲这个主⺟,田招娣冷冷地看了她们一眼,没有和她们计较的功夫。

 她一路喊着找过去。

 ⽗亲从小妾房中露出头来。

 “喊什么呢?你姨娘坐月子再落落病。”

 姨娘?

 就那么个东西,也配让田招娣叫她姨娘?

 田招娣没有理会⽗亲,继续找着⺟亲。

 她想起⺟亲临睡前的那番话,再想起⽗⺟从前恩爱时,只觉得讽刺到了极点。

 ⺟亲不见了,⽗亲却只担心那个妾睡不好觉。

 她四处找着。

 哪都找不见⺟亲,⺟亲究竟去了哪里?

 这么深更半夜的,⺟亲可别——

 她打了个寒颤,止住自己可怕的猜想。

 她把⺟亲能去的地方都找遍了。

 三更的打更声响起了。

 她站起廊下茫然四顾。

 “啊!”

 她听见一声惊恐尖细的女声。

 “三夫人上吊了!”

 田招娣如遭雷劈,耳边嗡嗡作响。

 一股寒气从心底漫起,迅速弥漫至全⾝。

 她‮腿双‬不受控制地发起⿇来,无论如何都挪不动了。

 不!

 ⺟亲还没有…没有死!

 她要去救⺟亲!

 她猛地醒悟过来,踉跄着往声音来源跑。

 一盏又一盏的灯亮了。

 无数人从房里跑出来。

 她听见⽗亲不可置信地喊道:“以珍!”

 不知道为什么,在这要紧关头她还分心想道:原来⽗亲还记得⺟亲的闺名!

 她终于跑到⺟亲上吊的地方时,⺟亲已经被取了下来。

 她扑上去,拼命按⺟亲人中:“⺟亲,快起来,快起来。”

 可不管她如何努力,⺟亲都紧闭着双眼,再不肯睁开眼看她。

 ⺟亲的⾝体都已经凉透了。

 她死去很久了。

 田招娣绝望地闭上了双眼。

 ⺟亲的丧事办的很潦草。

 哪怕⺟亲是明媒正娶的三房夫人也没用,哪怕⽗亲终于良心发现哭着说是他对不起⺟亲也没用,祖⺟不愿再为没给田氏带来好处的⺟亲浪费一文钱。

 ⺟亲下葬后没有半个月,祖⺟做主把⽗亲的妾扶正了。

 因着⺟亲的死,⽗亲在田招娣跟前矮下了⾝子来。

 他⼲巴巴地安慰田招娣:“⽗亲膝下有了儿子,将来才能分着家产嘛。

 你有了弟弟,将来嫁人了被人欺负了才有兄弟给你出头嘛。”

 这就是她的⽗亲!

 眼里看着的只有利益!

 ⺟亲说的没错,⽗亲靠不住!

 她的目光像萃毒了似的望向⽗亲。

 ⽗亲不敢和她对视,很快转过头去。

 田招娣不肯去继⺟房里,更不肯抱那个所谓的弟弟。

 祖⺟为此很不⾼兴,说⺟亲把她养的心狭隘。

 真是好笑。

 她还得冲继⺟笑?

 她是晚辈,和长辈倔強是一点好都讨不着的。

 祖⺟为此拒绝⺟亲⼊田氏祖坟。

 “又没生下子嗣来,有什么脸⼊我田氏的祖坟?”

 外祖⺟气的吐了⾎“皇后的娘家人,怎么能由得她这么折辱?”

 皇后?

 皇后也姓郭。

 可她从来不知道⺟亲和皇后同出一族。

 她追问外祖⺟:“那她们为什么还敢这么欺负⺟亲?”

 外祖⺟又沉默了。

 她得狠了,外祖⺟拗不过她,终于告诉了她事实。

 原来外祖⽗和皇后⽗亲是异⺟同⽗的兄弟。

 皇后的⺟亲是真定翁主,嫁到郭氏后看不起庶出的外祖⽗。

 因着皇后⽗亲做主把家产留给外祖⽗,皇后⺟亲越发对外祖⽗不満。

 等着皇后⽗亲去世后,皇后⺟亲把外祖⽗一家赶出了真定。

 外祖⽗带着外祖⺟和⺟亲一路北上,皇后⺟亲还不解气,直到死了外祖⽗才罢休。

 外祖⺟没办法,带着⺟亲一路逃亡。

 田招娣气炸了肺,她趁着外祖⺟不注意从田氏偷跑了出来。

 ⺟亲死了,⽗亲也不是她的⽗亲了。

 她活着已经没什么意思了。

 或许,向⺟亲的悲剧来源讨一个公道是她唯一能做的事情了。

 倘若不是皇后一家,⺟亲何至于此?

 她要向天下人揭发皇后⺟亲!

 她掷地有声地说完后,正义凛然地望向皇后。

 皇后并没有如她所想的恼羞成怒起来。

 “这就是你以为的全部?”

 田招娣瞪她。

 皇后忽地提⾼了声音:“一家两兄弟,家产当平分才是,为什么尽数给你外祖⽗?

 我⺟亲都杀了你外祖⺟,为什么一不做二不休把你外祖⺟和你⺟亲都杀了?

 你外祖⺟又为什么守了这个秘密这么多年,这会忽地把持不住了?”

 一连串的问题砸晕了田招娣。  m.oYMxS.cC
上章 鸾归桐 下章